胃之大络名曰虚里,贯膈络肺,出于左乳下,岂非阳土之气应于艮而出东北乎?阴为脏,阳为腑也。
此胜复盛衰之节,虽非疟症,而多变似疟,法亦同然。故悲哀愁忧则心动,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,摇则宗脉感,宗脉感则液道开,液道开故泣涕出焉。
热结不散,亏蚀真阴,如虫之吸血,故亦名曰“蛊”。 真者假之本,浅陋者只知见在,精妙者疑似独明;至若医家之本在学力,学力足以尽求本之妙,始可与言治矣。
物藏则不动,故不可反侧也。若脾病则胃气不行,故各经脉道日以衰微而四肢不为用矣。
此其肠胃薄恶,气禀之有亏也,故或中外邪,留而不去;或肠胃寒温,有不以次,皆足致邪而大聚起矣。阳胜则伤阴,故二热合气,必致伤脾。
所谓痹者,各以其时,重感于风、寒、湿之气也。气、血两字,作一坎卦解之也可,即作一离卦解之也可,即作坎离二卦解之也亦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