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瘥者,中气虚而不振,邪尚留连,继以小柴胡补中发表,令木邪直走少阳,使有出路,所谓阴出之阳则愈也。太阴之阴,名曰关蛰,故阳邪不得深入。
数为阳,阳主热,而数有浮、沉,浮数应表热,沉数应里热,虽数脉亦有病在藏者,然六腑为阳,阳脉营其府,则主府其大纲也;迟为阴,阴主寒,而迟有浮、沉,浮迟应表寒,沉迟应里寒,虽迟脉多有病在府者,然五脏为阴,而阴脉营其藏,则主藏其大纲也。医见心下痞,谓病不尽,复下之,其痞益甚。
夫痉之始也,本非正病,必夹杂于他病之中。少阳风寒之表,既不得用麻、桂之汗,亦不得用瓜蒂、栀豉之吐。
《伤寒论》一书,经叔和编次,已非仲景之书。此汗后津液不足,饮水多而喘者,是五苓症。
大实痛者,桂枝加大黄汤主之。和解其外,惟有桂枝一法;消息其宜,更有小与之法也。
风令脉浮,浮紧而沉不紧,与伤寒阴阳俱紧之脉有别也。夫着书固难,而注疏更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