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内外之阴阳,而辨其孰为虚孰为实者,诊家之切要也。「加荛花如鸡子大」,此必传写之误。
初发脉弦兼沉紧者,主乎里也,可下之;兼迟者,主乎寒也,可温之;兼浮紧者,主乎表也,可汗之;兼滑大者,主乎饮也,可吐之;兼数者,风发也,即风热之谓也,可清之。恶寒而栗,欬嗽唾腥,吐痰涎沫,肺损之证也。
交信二穴,在内踝上二寸,少阴前太阴后,廉筋骨间,治泻利赤白,刺四分留五呼,灸三少阴病,下利脉微涩,呕而汗出,必数更衣,反少者,当温其上,灸之。味酸则伤筋,筋伤则缓,名曰泄,咸则伤骨,骨伤则痿,名曰枯;枯泄相搏,名曰断泄。
饮食如故,以病属下焦肾,而不属中焦脾故也。 极言二气得其和平,皆由脾、胃盈余之所致,必如此,则其人之健王而强壮可知,故曰:强也。
李□曰:疝属肝病,肝藏血,其经布□肋,腹□并痛者,血气寒而凝涩也。夫病痼疾,加以卒病,当先治其卒病,后乃治其痼疾也。
咳而不吐涎沫者,肺燥咳也;咳而吐涎沫者,肺热痿也。衄血阳络伤也,下血阴络伤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