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不调之人,用此方,桂、甘、姜、枣宜重,稍加白芍以敛阴;阴不调之人,芍药、甘、枣宜重以调阴,少加桂以宣阳。知其妙者,以四逆汤、白通汤、理中、建中诸方,治一切阳虚症候,决不有差;以黄连鸡子阿胶、导赤散、补血、独参诸方,治一切阴虚症候,定不能误。
后人未解得人活一口气之至理,未明得千万病形,都是这一个气字之盛衰为之,一味在后天五行生克上讲究,二十八脉上揣摹,究竟源头这一点气机盈、缩的宗旨,渐为诸脉所掩矣。或曰闺中妇女,多罹此疾,何含沙射影之有?
三阳之方,以升散、清、凉、汗、吐、下为准。郑氏层层分析,断为元阳随阴气附少阳经而上越的危症,急需回阳祛阴,故主以白通汤或潜阳丹。
今约三方,以见其概。今得生姜之辛温助肺,肺气得助,而肺气复宣,节令可行。
此际一点真阳,为群阴阻塞,不能归根,若欲归根,必须荡尽群阴,乾刚复振。按麻黄附子细辛汤一方,乃交阴阳之方,亦温经散寒之方也。
在时则秋,春华而秋实也。但痘出于脏,麻出于腑,痘喜温和,麻喜清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