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知协热下利,即胃实之始,《内经》所云“暴注下迫,皆属于热”,其脉必浮大弦大,故得属之阳明,而不系太阴也。问曰∶“病有不战不汗出而解者,何也?
桂枝汤中有芍药,若但加杏仁,喘虽微,恐不胜任,复加浓朴以佐之,喘随汗解矣。阳明自汗,亦异于太阳中风之自汗。
若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,是自里达表、阳盛阴虚,法当滋阴,又与二三日无里太阴是阳明之里,阳明不恶寒,故太阴虽吐利腹满而无恶寒症。其候四肢沉重,恶闻食气,默默欲眠,目不能闭,啮齿晦面,眉间赤、白、黑色变易无常。
愚更有议焉,仲景言“平脉辨症为《伤寒杂病论》”,是脉与症亦未尝两分也。要知仲景立方,因症而设,不专因脉而设。
故阳明之腠理病,即假柴胡以解之。”又曰∶“湿胜则濡泄。